守初心、擔使命、抓落實!南海打好黑臭水體整治攻堅戰
發布日期:2019/9/29 17:04:44 點擊數:2426
近日,南海區住房城鄉建設和水利局、佛山市生態環境局南海分局及南海區農村農業局就南海區黑臭水體整治工作接受媒體采訪。
從水環境“赤字”到截污管網建設、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禁養區清理、河涌清淤、環境執法、活水工程、探索河長制、推進“截污到戶、雨污分流”等相關工作,南海黑臭水體整治工作已經進入攻堅期。
下階段,三個部門均表示,將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與黑臭水體整治工作相結合,確保南海區實現2020年底基本消除黑臭水體的任務目標。
堅持問題為導向做好摸底調查
出臺相應對策完成治水目標
在南海107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匯聚了1166條、約2000公里的河涌,孕育著南海的人文經濟。改革開放以來,南?焖俟I化、城鎮化,但也欠上了一筆“環境賬”,其中黑臭水體更是排在欠賬上的第一位。2018年9月,南海區梳理出城鄉黑臭水體清單148條,占了全區河涌的八分之一,流經506條自然村。
依據水體黑臭級別,南海區按照“重點區域優先、重度黑臭先治”原則,從2018年開始分年度、分批次實施整治,優先整治中心城區、廣佛跨界區域、群眾反映強烈的黑臭水體。
堅持問題為導向,相關部門督促各鎮街落實開展源頭摸查,并根據摸查情況分析河涌黑臭原因,制定相應的“一河一策”,從消除生活污染源、農業污染源、工業污染源、內生污染源等4方面編制黑臭水體整治方案,并按方案落實治理。
生活污染源:實施171項重點治理項目,主要包括截污管道建設、生活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分散式污水處理裝置等。
河涌內生污染源:實施227項重點治理項目,主要包括河涌清淤、生態修復、水質凈化、河岸景觀提升、引調水閘站及配套等。
農業污染源:實施1項重點治理項目,常態化開展水質監測、河面保潔、引水調度、閘站管控、污水管網(泵站)系統移交及統一運營管理,加強畜禽養殖清理及防治巡查、加強農業種植污染控制。
工業污染源:繼續推進村級工業整治、加強涉水企業巡查、環境監管、無牌無證企業清理,加強源頭監管。
在多個部門聯合推進下,今年南海區合計推進的399項重點整治項目,目前基本都按計劃推進實施,兩批共45條城鄉黑臭水體已通過驗收。今年8月份,全區148條黑臭水體中有103條達到不黑不臭。
綜合施策、系統規劃
南海黑臭水體整治進入攻堅期
在今年南海兩會上,南海區副區長陳紹文****亮出了南海在廣佛跨界河流治理中的“八板斧”:截污管網建設、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禁養區清理、河涌清淤、環境執法、活水工程、管網統管運營、流域治理等。
比如,在廣佛跨界河流域全面禁養,1070個養殖場全面清理完畢。廣佛跨界河流域治理初見成效,今年1至5月廣佛界河流域水質綜合污染指數同比下降24.1%。
這也是南海區近年開展黑臭水體整治總結出來的有效經驗。
近年來,南海區鎮兩級全面加大截污管網建設力度,全區實現管網全覆蓋共需建2000公里,截至去年底已建成約1500公里。今年,南海更是定下“完成全區300公里,力爭330公里”的截污管網建設硬指標,加快建設在建城鎮污水處理廠,為污水處理打下堅實基礎。
在控制工業源污染方面,南海狠抓工業污染防治,加大環境監察執法力度,結合村級工業區環境整治提升,完成流域內“散亂污”工業企業清理整頓工作。
針對農業源污染,南海積極推進畜禽養殖禁養區養殖場清理工作,共清理養殖場1071個。全面完成無證漁排清理整治管理,推廣健康農業生態技術,有效降低農業源污染。

今年6月,南海更是提出在全區1726個自然村推廣“截污到戶、雨污分流”工作,確保生活污水“全收集”、“全處理”,打通黑臭水體整治“毛細血管”。黑臭水體www.micro-macrame.com
2019年底消除重度黑臭水體、2020年底基本消除黑臭水體,南海已做好準備。佛山市生態環境局南海分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徐湛坤表示,全局將牢牢把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工作部署,守初心、擔使命、抓落實,與區住房城鄉建設和水利局、區農村農業局等相關部門各司其職、齊心合力,有序推進黑臭水體排查整治工作,確保按時完成全面消除黑臭水體的治理目標。